風溫為病,脈陰陽俱浮,自汗出,身重,多眠睡,鼻息必鼾,語言難出。若被火者,微發黃,劇則如驚癇,時瘛疭;若火熏之,一逆尚引日,再逆促命期。
意思是得了熱感冒(有口渴,不怕冷,會出汗,但會發燒的那種),就不要灸了,灸了這人就會發黃,雖然灸出汗了,但病不會好,因為用火烤出來的汗和用藥攻出來的汗是不一樣的,用火烤出來的汗。只有津液出來了,但是病邪還在里面,而且因為把表皮的津液灸干了,血的水變干了,皮膚會發黃,這種是失水導致的發黃。津液喪失太多的話腦里面得不到正常的血來滋潤就會會發驚癇。
筋得不到滋潤就會抽,會時瘛瘲,抽搐一下又松開來,抽搐一下又松開來,瘛就是筋松開來,瘲就是收緊。如果還不知錯,繼續火攻,血里面的就完全沒有就完了。這時候病情就嚴重了。
所以記住,得了熱感冒別灸!
像這種外感傷寒,脈浮體熱的情況不能灸的論述在傷寒論還有,
如下:
一、脈浮熱甚,反以火灸之,此為實。實以虛治,因火而動,必咽燥唾血。
二、脈浮,宜以汗解,用火灸之,邪無從出,因火而盛,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,名火逆也。欲自解者,必當先煩,乃有汗而解。何以知之?脈浮故也。
三、傷寒脈浮,醫以火迫劫之,亡陽,必驚狂,起臥不安者,桂枝去芍藥加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。
四、傷寒,脈促,手足厥逆,不可灸之。
簡而言之,就是感冒了,有脈浮表癥的,是不適合艾灸的,艾灸會使津液損失得更嚴重,沒有了津液帶動和化汗,病邪出不來。反而因為津液喪失而導致煩燥不安或更復雜嚴重的情況。說白了,感冒需要發動津液帶著病邪變汗而出,這時候把津液給灸光了,拿什么來治???
南陽市愛進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
13598201104